近期,常熟市民政局组织编纂了《常熟地名掌故》一书,该书记述了常熟历史上与地名关联的典章制度、文化沿革及人物轶事等。
遗址位于环城西路与元和路交叉口西侧地段。1993年前尚存之虞山公园北隅逶迄环山脊过辛峰亭而下,至西门口一段遗址土岗(长约1.5千米,高1—3米,宽1—4米,为明代城垣地基)。是年已翻修如旧,并复筑虞山、阜成两城门。
据历代邑志载:常熟县城旧为海虞城,始建于西晋太康四年(283)。唐武德七年(624)自南沙城移治海虞故城时,形制小仅为县治所周围。列竹木为栅,四周仅400米,高1丈,厚4尺。南宋建炎年间,因常熟北滨长江,为加强装备,知县李闿之始建城门5座。
元至正十六年(1356)张士诚据常熟,将土城改为砖砌,并于西北腾山筑城。城围达6000米。明永乐后,城垣渐失修塌圮,几至夷为平地。
嘉靖三十二年(1553),倭寇入侵劫掠常熟沿江地区,知县王鈇深以为虑,筹资率众亲为重建,历五个月而完工。城围1666丈,高2丈4尺,基宽8尺,并建城门七座:东为宾汤门,西为阜成门,南为翼京门,东南为迎春门,东北为望洋门,西北为镇海门,山巅为虞山门。为凭高易守,又将元正时跨山城垣上移至辛峰亭后西北部。除虞山、镇海两门外,其余均设水关及内外城濠,皆建有城楼。城垣自此坚固。此次重建,邑中富户划地分筑,且得富室谭照、谭晓兄弟献金四万,故有“谭半城”佳话流传。城垣竣工后,由明隆庆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士、邑人瞿景淳撰写《重建常熟县城记》,文徵明书,明代吴鼒镌刻(今存常熟市碑刻博物馆)。此后城垣屡有修葺。
至清末,城垣形制为城周实测1717丈余(约5723米),高2丈4尺,城门7座。
民国年间,亦曾修葺,但有部分改建或拆除。
1949年后,随着城市建设的需要,拓宽马路及民众自行取砖,城墙陆续拆毁。
1959年,除腾山而筑部分尚留无砖城垣地基,其他地段分别改造为环城东、南、西、北路。
古城垣遗址
位于现虞山公园侧之山峦间之土冈,即为原城垣遗址。其中环山脊越辛峰亭而下至西门口一段,已在20世纪90年代翻修还原旧貌。常熟古城西北腾山而筑,将虞山一部分圈入城内,在江南水乡地区独具山城景观特色,历来受人赞赏。
明代诗人沈玄《过海虞》诗中有“七溪流水皆通海,十里青山半入城”之句,即为绝妙写照。民国初年上海影业公司曾借虞山城墙背景为万里长城,拍摄无声影片《荒江女侠》。
▲民国初年西门城楼及从虞山上蜿蜒而下的城墙
据地方志记载,元末张士诚筑城时,已有垣在山,但旧址仅局限于石梅至言子墓一角。至明嘉靖王鈇筑城,为凭高扼守,大拓城址,致虞山东端北门大街,虞山南端西门大街,并将海拔90多米之辛峰古亭也纳入城中,成为常熟很长一段时间山城景观的重要地标。
清雍正四年(1726),析常熟县东境置昭文县,两县之县治同在一城。城垣自镇海门西起,经镇江门、镇山门、阜成门至翼京门属常熟县。自镇海门而东,经宾汤门、迎春门属昭文县。其城垣之管理维护由两县分任修葺。越二年,昭文县改镇海门为望海门。后至太平天国驻守期间,因常昭两县为太平天国苏福省重镇,太平军在各城门置千斤闸,加高城垛,增设炮眼,建了望台,并添建走马楼,开通封闭已久的虞山门,在城门外筑石营向西延伸二里余,以此作为护卫城垣之屏障。
清末,青山半入城之城垣形制尚存,周长1661丈,高2丈4尺,厚8尺,有炮垛58个,堞3899个,城门7座,皆有城楼月城,设内外城门二重。民间习称宾汤门为大东门,迎春门为小东门,翼京门为南门,阜成门为西门,镇山门为虞山门,镇江门为旱北门,望海门为水北门。除虞山门、旱北门外,其余诸门均有水关沟通内外城濠。常昭同城格局,存在至辛亥革命两县合并为常熟县时止。